
作為一個重返摔角擂台的Ram沒有躲懶,比賽前做足準備工夫,去做健身、染頭髮、照太陽燈、甚至買一些藥物以增加生長激素,有功在摔角台上的發揮。在台上,Ram用鮮血和傷患去繼續打造拼命戰羊,只有在擂台上才得到他的一切。
電影開首的十多分鐘,鏡頭焦點在Ram的背面,就是說一個年老的摔角手的背後故事。Ram 和其他摔角手都十分用心地 “打好摔角這份工”,表現前都會互相交流戰術,用什麼武器都說得明明白白。於是,你會看到釘槍 (十分恐怖的)、梯子、鋪滿釘的木板、叉、甚至有其他刑具,務求讓觀眾看得膽戰心驚。血腥暴力得令人咋舌,我一邊看,一邊想究竟我有沒有入錯戲院看錯戲的感覺。然而,劇情的發展是令人感到無奈。摔角台上的極度暴力血腥,映襯後台和對手仍然一團和氣,工作人員幫忙止血除釘,然後在掌聲背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寂寞老人。這個寂寞老人在一場比賽後,就是那場有釘槍的那場,回到後台暈倒送院,然後發現他已經患了心臟病,不能再做劇烈運動。

答案是: 一切。

除此,他一無所有。
補充資料:
這電影為男主角米奇洛基(Mickey Rourke)帶來今屆的奧斯卡,金球獎,BAFTA等多項最佳男主角提名
原來男主角Mickey Rourke 在年輕的時候真的是一名專業拳擊手,曾勝出多項國際拳擊比賽。後來二十多歲時去了演藝界當電影演員,憑著其長得帥氣的外表以及與生俱來的演技,令他迅速走紅,是當時荷里活最受歡迎的演員之一。
可惜Mickey的直率、暴躁和高傲的性格,使他和圈內的人融合不來,最後導致要退出娛樂界。其後,三十來歲的Mickey 重返拳擊界,然而體力已遠遜昔日,並且在多項比賽落敗,然而他堅持待在拳擊界。可惜的是,體力已經如江河山倒,每況愈下,頻頻受傷,尤其在面部留下多處傷痕。然而歲月不會饒人,再過一段時間,體力真的不能夠應付比賽了,Mickey 被逼退出。雖然經過多次整容手術但面容都大不如前,和年輕時的帥氣真的是兩回事。
Sources - http://hk.movies.yahoo.com/movie_rep.html?id=mcl_thewrestler&t=details&rid=1
淪陷多年,兜兜轉轉間,他重回了娛樂界。但他的名氣早已逝去,加上他不討好的個性,電影公司都不願意跟他合作和不讓他參與各電影演出。在困境下,The Wrestler(這電影)的導演毅然邀請他當該電影的男主角。 在這電影中,他的真情演繹,感人之至,尤如訴說著他過往的畸嶇的路途。由"Nine 1/2 weeks"那位自信不凡的,變成如今的低聲細氣和意志消沉,加上他那仿如墮落天使的容貌,令電影惹哀愁. 電影歌曲"The Wrestler"的創作和歌唱者Bruce Springsteen是米奇洛基的朋友。
在金球獎頒獎典禮中,他領最佳原創歌曲獎時提及過該歌曲是為米奇洛基而作。該歌曲的歌詞暗示了對Mickey把自己埋首在痛苦和孤單裡的痛心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