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17, 2009

四月好戲 – The Wrestler 《拼命戰羊》


叱吒風雲的摔角手Ram,羸盡不少榮譽以及觀眾的歡呼聲,然而二十年後,已是五十歲的Randy,生活捉襟見肘,沒有家人,重新走到摔角場上,都只是為了微薄的收入去糊口,然而他收入實在少得可憐到他的屋子也被人暫時充公,甚至想回到屋子取回冰袋也被人拒絕。其實,真的很可憐。

作為一個重返摔角擂台的Ram沒有躲懶,比賽前做足準備工夫,去做健身、染頭髮、照太陽燈、甚至買一些藥物以增加生長激素,有功在摔角台上的發揮。在台上,Ram用鮮血和傷患去繼續打造拼命戰羊,只有在擂台上才得到他的一切。

電影開首的十多分鐘,鏡頭焦點在Ram的背面,就是說一個年老的摔角手的背後故事。Ram 和其他摔角手都十分用心地 “打好摔角這份工”,表現前都會互相交流戰術,用什麼武器都說得明明白白。於是,你會看到釘槍 (十分恐怖的)、梯子、鋪滿釘的木板、叉、甚至有其他刑具,務求讓觀眾看得膽戰心驚。血腥暴力得令人咋舌,我一邊看,一邊想究竟我有沒有入錯戲院看錯戲的感覺。然而,劇情的發展是令人感到無奈。摔角台上的極度暴力血腥,映襯後台和對手仍然一團和氣,工作人員幫忙止血除釘,然後在掌聲背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寂寞老人。這個寂寞老人在一場比賽後,就是那場有釘槍的那場,回到後台暈倒送院,然後發現他已經患了心臟病,不能再做劇烈運動。

Ram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嘗試把生活的重心由摔角轉移到親情以及感情。他把這病告訴給和他感情非淺的脫衣舞孃Cassidy以及其久未聯絡的女兒Stephanie。然後他毅然退休,轉行做凍肉店員,日子仍是一樣地過。同時, Ram 想進一步和Cassidy有更進一步的的發展,以及同時進一步修補和女兒的關係時,彷彿天意弄人。兩邊也著不到地,和Cassidy 的若即若離以及女兒徹底地對Ram 的失望,所謂的感情、愛情以及親情都一一失去。Ram 有甚麼可以失去?

答案是: 一切。

從凍肉店員憤而辭職到不顧身體安危再次走到摔角擂台上的Ram ,他說到摔角的觀眾才是他的家人,只有在那摔角台上才是他的世界,他的國度,是一個唯一給予他混雜痛苦與快樂的地方。於是他甘心把他擁有的一切都押上。

除此,他一無所有。

補充資料:

這電影為男主角米奇洛基(Mickey Rourke)帶來今屆的奧斯卡,金球獎,BAFTA等多項最佳男主角提名

原來男主角Mickey Rourke 在年輕的時候真的是一名專業拳擊手,曾勝出多項國際拳擊比賽。後來二十多歲時去了演藝界當電影演員,憑著其長得帥氣的外表以及與生俱來的演技,令他迅速走紅,是當時荷里活最受歡迎的演員之一。

可惜Mickey的直率、暴躁和高傲的性格,使他和圈內的人融合不來,最後導致要退出娛樂界。其後,三十來歲的Mickey 重返拳擊界,然而體力已遠遜昔日,並且在多項比賽落敗,然而他堅持待在拳擊界。可惜的是,體力已經如江河山倒,每況愈下,頻頻受傷,尤其在面部留下多處傷痕。然而歲月不會饒人,再過一段時間,體力真的不能夠應付比賽了,Mickey 被逼退出。雖然經過多次整容手術但面容都大不如前,和年輕時的帥氣真的是兩回事。

Sources - http://hk.movies.yahoo.com/movie_rep.html?id=mcl_thewrestler&t=details&rid=1

淪陷多年,兜兜轉轉間,他重回了娛樂界。但他的名氣早已逝去,加上他不討好的個性,電影公司都不願意跟他合作和不讓他參與各電影演出。在困境下,The Wrestler(這電影)的導演毅然邀請他當該電影的男主角。 在這電影中,他的真情演繹,感人之至,尤如訴說著他過往的畸嶇的路途。由"Nine 1/2 weeks"那位自信不凡的,變成如今的低聲細氣和意志消沉,加上他那仿如墮落天使的容貌,令電影惹哀愁. 電影歌曲"The Wrestler"的創作和歌唱者Bruce Springsteen是米奇洛基的朋友。

在金球獎頒獎典禮中,他領最佳原創歌曲獎時提及過該歌曲是為米奇洛基而作。該歌曲的歌詞暗示了對Mickey把自己埋首在痛苦和孤單裡的痛心和敬佩。



引用今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得主辛潘(Sean Penn)領獎時的一句話:

"Courageous artist who despite a sensitivity that sometimes has brought enormous challenge, Mickey Rourke, rises again."

-------------------
後記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很多時,人一生的命運有可能比電影更戲劇化。當我在戲院看到Mickey Rourke時覺得他只是一般的男演員,談不上帥氣。沒想到google後才知道他在年輕的時候那麼的帥氣,以及其坎坷的命運。

Wednesday, April 15, 2009

宋慶齡文物珍品展 - 清菊雅石

星期天和友一起到孫中山紀念館看宋慶齡文物珍品展 - 清菊雅石。

宋慶齡出生於基督教家庭,十四歲便和其妹妹宋美齡遠赴美國讀書,使其成為一位知識型女性。對國父愛國之景仰,令宋慶齡擔任孫中山的英文祕書,繼而成為同伴以及成為孫中山夫人,成就其傳奇一生。

宋慶齡和孫中山先生於一九一五年在日本東京訂立婚盟,其時宋慶齡才廿十一歲,孫中山先生則四十九歲。是甚麼速使他們之結合,縱使旁人都反對孫中山離婚再結婚,孫中山說了一句: "我不是神,我是人。" 又或者身患肝病的宋父和其母親趕到日本希望可以阻止他們的結合。然而,他們終於排除萬難結婚,他們怎樣說呢?
我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這是我過去從未享受過的真正家庭生活。我能與自己的知心朋友和助手生活在一起,我是多麼的幸福。

----孫中山

我是愉快。儘量幫助我丈夫處理英文信件。結婚對我來說好像是上學,只是沒有「考試」來打擾我了。
---宋慶齡

宋慶齡的父母起初是反對的,但最後都把手工精細的蘇繡、象徵多子多福的百子被,以及宋慶齡母親當年穿過的結婚禮服也一併送給宋慶齡作為新婚禮物,到底愛女心切,切肉不離皮。

隨著孫中山的離世,甜密的十年新婚生活也劃上了句號。然而這不削孫夫人的愛國情操,孫夫人繼續延續孫中山的意願,把她的一生都放在國家事務上,把時間都奉獻給社會以及人民,為國家謀福祉。她一生嚴以律己,樂於助人。她把工資都用作幫助有需要的人,有時把自己也陷於經濟困難中。國務院知道後,寫信予宋慶齡的祕書杜述周,希望予宋慶齡補貼。宋慶齡於同日寫信回覆,拒絕接受國務院的資助。

對朋友,宋慶齡是相當有情的。魯迅病得很重,宋慶齡寫了一封信給魯迅,說到希望探望魯迅,然其盲腸炎的病未痊癒,故此未能採望他,每字盡顯關懷之情,希望他早日求醫,不會耽誤病情。可惜的是,那封信傳到魯迅的手未夠四個月,魯迅便因病離世了。宋慶齡自是傷心不已,除了痛失好友,還有的是痛失中國的瑰寶。宋亦寫了悼文來紀念亡友。

對小朋友,宋慶齡亦是關愛有加。由於和國父要四出奔波,未能成功孕育小孩。宋慶齡熱心於培育孩子,十分喜歡小朋友,甚至著小孩子叫她宋媽媽。這名宋媽媽,經常探望小朋友,又常常做一些小玩具給小朋友玩。

退休後的宋慶齡寄情鋼琴以及與白鴿為伴,享受寧靜安謐的生活。

宋慶齡一直活到八十八歲,一生和中國近百年的歷史緊密相連。

她被周恩來譽為 "國之瑰寶"。

鄧小平提名把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這一最祟高的榮譽名稱授予了她。

其好友何香凝作了一幅《菊石圖》送給宋慶齡,並題詩:

" 唯菊與石,品質高潔。唯石與菊,天生硬骨。悠悠清泉,娟娟明月,唯菊與石,品質高潔。"

宋慶齡人格高尚,愛國愛人,把時間都給了黨及人民,故此她在人民心中的評價很高,故此此展覽特以 "清菊雅石"為題,對應眾人對她的祟高評價。

有空去走走,心情也會變得晴朗。

Tuesday, April 14, 2009

三月電影 - 讀愛 (The Reader)

從戲院出來,我想到幾個詞語: 容忍、諒解、寛恕、愛、愛人

諒解、寬恕與救贖

二戰受害者憤起把矛頭直指Kate Winslet 飾演的Hana,在他們的角度,迫害猶太人是他們不對。然而各在其位,各謀其政。Hana 面對法官的質問,一問一驚心,Hana 回應法官的質問也都是磊落大方的,她的職責是看守猶太人,不是去放生猶太人,出現問題,責任誰負。最精采的是她問法官一句,若法官是她,又會如何做。法官無言以對。好一段對話,一問一答都很有張力,十分痛快。各為其主的情況下,不可自顧自家的鞋,看自身的觀點。有時候,是否要有諒解之心,加上諒解的心,去了解對方的立場與行為? 當諒解不是一時三刻可以做到,但至少可以寬恕,鐵罐的故事說明了寬恕的深刻意義,更加有救贖的意味的。

朗讀文字以使一段感情誕生,沒有所謂對與錯。只是朗讀文字的背後原來隱藏了文盲這事實為之大事。過後,Kate Winslet 把罪名都扛在肩,一力承擔,然後被判坐一輩子的牢。David Kross 沒有去探望Kate Winslet ,一次也沒有。那過門不入的畫面亦留在心,然而隨後David Kross 把家中的書都整理過來的同時,想起Kate 愛聽文字,故此不惜花上大量時間,把巨著都朗讀出來,錄起來寄給在獄中的Kate。Kate 收到後大受感動,憤發去學習語文。Kate對知識的渴求,如何用盡心神去學習語文,由隻字不曉到可以寫一句文字,除了可以說是奇蹟,也許這當中不乏愛的元素。用鉛筆寫上的東歪西斜的文字,略帶生澀的文字,只有一句文字的書信寄到心上人手中,卻換來沉默,換來痛楚。這絕非常人可以承受得了。最後一次見面,大家年華老去,往事如煙,以為大家可共渡餘生。然而David Kross 的冷淡,令Kate 的堅持都變得無謂,以自殺了結餘生。David Kross抱恨,然而已晚。
David Kross 對受害者家屬說到這影響他的一生,因為他放不下Kate的所作所為以及不能釋放對Kate的愛,越愛越不敢愛,忽遠忽近。 在David 的心中,他對Kate的愛只能依靠一種有距離的方式來表達,當中的情意只有靠那一盒盒親手錄製的錄音來轉達他對Kate 的愛。那麼遠,但足夠讓Kate 感到快樂。但David 的不回信,把她打進地獄去。很複雜的愛。誠然,純粹的愛就是太難找了。
愛得著跡又顯得太表面,但愛人到底要讓知道,怎樣說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後記

Kate 演來手到拿來,又是得意之作,難怪捧走金球獎。但是否題才涉及二次大戰納稅黨迫害猶太人才得到奧斯卡評審的口味?本人較喜歡Kate在Revolutionary Road的演繹,愛與恨都淋漓盡致全面呈現出來。

Saturday, April 11, 2009

買。

兩星期在港深兩地買了差不多十本書。

在三聯書店先後買了好幾本書: 林夕 (2)、翻譯文學的,新晉作家。

在四天的假期,又往三聯裏鑽,買了兩本書,關於潛意識的,還有的是心理的書。

早陣子到書城買了幾本興趣書,想著有空可以多看。

捧回家後,眼看家中的書櫃快容納不下,有塌下的可能。

一定要抓一點時間作預防塌下的準備。

Sound of Music - Central Station Antwerp (Belgium)

是時候把心中的悶氣都驅趕出去。

何不花一些時間去唱唱歌?

一同舞動,一同唱歌,無分你我,只需要在同一時空大家來分享,那怕只是一首歌的時間,已經夠快樂了。

從來,快樂就是要靠自己去創造出來。

祝大家復活節快樂。

Thursday, April 02, 2009

奶茶

昨天早上想吃什麼的早餐,想不到有甚麼突然愛吃的,卻想到喝奶茶,熱的。那想喝的衝動大約有50%,不算少的百分比。喝過後感覺也只是一般。

我想起我到某某的會議室,喝過客人親手調配的熱奶茶,不是那種即沖的,而是人手調製。事後得知,客人先從元朗家中帶來雞蛋殼、茶葉、淡奶帶到九龍的辦公室,然後用他寶貴的時間去沖配。那種味道,我仍記得。入口的微熱,淺嚐時的茶和奶香的混合,迅即在腦中閃出幸福的感覺。

為別人沖奶茶我不懂,但那杯滿載情感的奶茶真的令人感動,尤其是你。謝謝我的客人。

Wednesday, April 01, 2009

悠長假期 Long Vacation




上兩星期,突然心血來潮,嗯,這陣子很喜歡用 “心血來潮”這四個字。做甚麼呢,我在尋找日劇之中的日劇 “悠長日假”,很想重新看一遍,我真的要多謝那特別向我提及此劇的人。

我忘記了劇情內容,又有甚麼關係呢?將自己放在一個對劇情沒有概念的角度,我伏在電腦旁,細看著。當畫面不斷地在螢光幕上閃動,原來那些畫面仍是那麼熟悉,熟悉度好像和一位好久不見的老朋友談心一樣般窩心。只是那些記憶隱藏在腦海的某一角,長年不被發現。
然後,被感動著,被劇情抽動著情感。

十年了,沒看十年了,可幸感覺依舊。喜歡原聲大碟,對白過後隨即接上背景音樂,出奇地配合,融情入景,令人不得不追看下去,也巴不得一口氣把吞下整張原聲大碟的。聽到每一首歌,不自覺地聯想起有關劇情,又想聽歌,一環扣一環的。即使累透,也好像中毒般地,又想再看劇集,又想聽歌。
必聽的三首歌

Long Vacation



What Will I Do - Cagnet : 長假經常播放的曲目,耳熟能詳。

La La La Love Song - Long Vacation: 四分憂傷,七分動人旋律,還有的是曲目下山口智子和木村拓哉的一切絲絲點,片片滴滴。

Minami ~ Piano Piece Of Sena - Long Vacation 木村的終極綱琴比賽的得獎作品,缺乏感情投入的琴音到後期木村因為山口的關係,把每一粒琴音都貫注生命,使這首曲有著非一般的生命,不是一首演奏作品,更是向山口表達其深情的告白。很喜歡最後一集,劃上完美句號。

生命中,總有些日子是需要放假。隨遇而安,那麼,慢慢就會否極泰來。


「一個悠長的假期吧!在這假期裹應好好地鬆弛身心,好好享受一下上天賜給我們的生命吧!別擔心……Don't Worry , Be Happy 一切都會轉好的,上天是會好好的給您安排一切, 當悠長的假期過後,就會是機會的來臨,人生的轉變。
── 日劇「悠長假期(Long Vacatio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