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此電影的同事、朋友對我說,這電影十分沉悶,不知有甚麼好看。另外,有朋友說,如果《葉問》在金像獎輸給天水圍就真的太過份了。
我由此至終相信,別人所評論的,多少都滲有個人主義的主觀色彩,唯有自己親自去看,才能辯証評論是否中肯。所以我終於在某個晚上去看這套電影 《天水圍的日與夜》,絕對是因為戲碼,許鞍華加出爐影后飽起靜加出爐女配角陳麗雲,這個組合絕對不是一般的符號,而是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有血有肉的現實人物。
陳麗雲的獨居長者生活單調無味,一早到菜市場買菜心,買牛肉,之後步行回到家中。家,只有四面牆,沒有高清電視機、電燈燒了沒有換,正確點來說是沒有能力去換,一早到一晚,都是吃菜心炒牛肉。然後另一天,周而復始。我在想,他日我白髮龍鐘,是否也是如此,把一斤菜心和牛肉分兩餐吃,莫非這是"那朝君體也相同"的意思?
鮑起靜眼看這新來的住客,本著幫人為上的精神,幫陳麗雲搬電視機。看到陳麗雲對著食油駐足良久,對鮑起靜說三枝平均價比買一枝油便宜,但是若買下三枝食油又根本吃下完。鮑起靜二話不說,買下三枝食油,分了一枝給陳,並不收陳的分毫。鮑起靜的兒子梁進龍,對母親言聽計從,喜愛徐老師,在天水圍區長大但沒有學壞的年輕人,受著母親鮑起靜的感染,也有著熱心助人的心腸,對獨居的陳麗雲也照顧有加。陳麗雲由初時的冷淡到後來被鮑起靜母子的友善行為所感動,把一句價值三百二十元的冬菇贈予鮑母子,其實鮑為陳節省的只有區區幾十元,陳麗雲為何花上三百二十元的冬菇作為回饋?我認為這是情的可貴,感情的建立與流轉在鮑起靜母子和陳麗雲之間植了根,於是一切一切的發生都幾乎接近自然。
陳麗雲的女兒離世,遺下的念中五的兒子,但大家久未聯絡。鮑起靜陪伴陳麗雲到沙田靜望陳麗雲的女婿。陳麗雲特意到金鋪買了手鐲、項鍊、介指,希望送給其女婿、其孫以及其孫的後母。然而女婿拒絶收取陳麗雲送的手鐲、項鍊、介指,該有多悲慘? 陳把女婿拒絕接受的金器都轉贈於鮑起靜,她在巴士上的淚水已經交待一切的酸楚。我也被感動了。好像這個世界上,陳麗雲也只有自己一個人,沒有甚他親人了。
鮑起靜兄弟姊妹間的互相支持,由上一代鮑起靜如何含莘茹苦把家人都供到外國讀書,以致家人都學有所成,家住匡湖居,有傭人照顧,相比而鮑起靜其丈夫離世,母子住在天水圍的公屋,晚飯餸菜不多,今天是蔥炒蛋,明天是叉燒炒蛋以清菜一碟,兩小碟而矣,倒也不覺是慘事一樁。然而鮑起靜的恩情,兄弟之間沒有忘記這位姐姐,也願意供鮑起靜兒子往外國升學 (若不能在本地升學的話),恩情繼續滋養下去,到底血濃於水。
《天水圍的日與夜》道的是尋常百姓家的生活,不是只可以發生在天水圍的日與夜,當中的生活也非外間為天水圍標籤的悲情。其實,我不覺得沉悶,相反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笑位。由買紙要到便利店買才可以有紙巾送,到梁進龍不斷以"哦,哦"來回應鮑起靜,到梁進龍取笑家有傭人的表妹的衣服有褶痕 (是否反諷有傭人也未必有燙貼的衣服),這些都令人會心微笑,甚至鮑起靜帶點自憐地不欲出市區與其家人渡過中秋節,而選擇在天水圍和陳麗雲一起慶祝中秋節,吃著柚子,頻呼美味,看著天上皎潔的月光,已經是人間最美好的一個中秋節。
而且,這電影說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可以幫助我們渡過難關,甚至有助解除痛苦。尤其是在這人心虛怯的時代,當核心價值不斷在動搖之際,還有什麼東西可以成為我們的後盾,作為我們精神上的最大支持,讓我們繼續去為生活拼搏?
唯有是人與人之間的情,唯獨當中的情,是最寶貴而又最值得追求的。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相比起"真情"式的脫離現實, 張家安默默的孝順更顯得有血有肉又討人喜愛
ReplyDelete鮑姐和陳麗雲的演出出色地自然, 巴士上那一幕很感人
取材也很合適, 返過團契的絕對會會心微笑
(最後Miss Tsui竟是陳玉蓮有少許失望, haha)
多謝哂喎,得閒黎睇,留個言(勁賣廣告)。
ReplyDelete巴士個幕真係本片之最,我估唔到睇呢套戲都會有眼淚,定係我太眼淺? 鮑姐個句"以後用錢既話,同我講,我同你搞惦佢",好江湖。大家都係江湖兒女,一句到尾,幫人幫到尾。
團契個幕真係ok呀,我好鍾意張家安的對答,個曳仔都好寫實。
Miss Chui ok喎,差唔多年齡先做到架,突然整個長江七號個靚女miss就怪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