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戲院出來,我想到幾個詞語: 容忍、諒解、寛恕、愛、愛人。
諒解、寬恕與救贖
二戰受害者憤起把矛頭直指Kate Winslet 飾演的Hana,在他們的角度,迫害猶太人是他們不對。然而各在其位,各謀其政。Hana 面對法官的質問,一問一驚心,Hana 回應法官的質問也都是磊落大方的,她的職責是看守猶太人,不是去放生猶太人,出現問題,責任誰負。最精采的是她問法官一句,若法官是她,又會如何做。法官無言以對。好一段對話,一問一答都很有張力,十分痛快。各為其主的情況下,不可自顧自家的鞋,看自身的觀點。有時候,是否要有諒解之心,加上諒解的心,去了解對方的立場與行為? 當諒解不是一時三刻可以做到,但至少可以寬恕,鐵罐的故事說明了寬恕的深刻意義,更加有救贖的意味的。
愛
朗讀文字以使一段感情誕生,沒有所謂對與錯。只是朗讀文字的背後原來隱藏了文盲這事實為之大事。過後,Kate Winslet 把罪名都扛在肩,一力承擔,然後被判坐一輩子的牢。David Kross 沒有去探望Kate Winslet ,一次也沒有。那過門不入的畫面亦留在心,然而隨後David Kross 把家中的書都整理過來的同時,想起Kate 愛聽文字,故此不惜花上大量時間,把巨著都朗讀出來,錄起來寄給在獄中的Kate。Kate 收到後大受感動,憤發去學習語文。Kate對知識的渴求,如何用盡心神去學習語文,由隻字不曉到可以寫一句文字,除了可以說是奇蹟,也許這當中不乏愛的元素。用鉛筆寫上的東歪西斜的文字,略帶生澀的文字,只有一句文字的書信寄到心上人手中,卻換來沉默,換來痛楚。這絕非常人可以承受得了。最後一次見面,大家年華老去,往事如煙,以為大家可共渡餘生。然而David Kross 的冷淡,令Kate 的堅持都變得無謂,以自殺了結餘生。David Kross抱恨,然而已晚。
David Kross 對受害者家屬說到這影響他的一生,因為他放不下Kate的所作所為以及不能釋放對Kate的愛,越愛越不敢愛,忽遠忽近。 在David 的心中,他對Kate的愛只能依靠一種有距離的方式來表達,當中的情意只有靠那一盒盒親手錄製的錄音來轉達他對Kate 的愛。那麼遠,但足夠讓Kate 感到快樂。但David 的不回信,把她打進地獄去。很複雜的愛。誠然,純粹的愛就是太難找了。
愛得著跡又顯得太表面,但愛人到底要讓知道,怎樣說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後記
Kate 演來手到拿來,又是得意之作,難怪捧走金球獎。但是否題才涉及二次大戰納稅黨迫害猶太人才得到奧斯卡評審的口味?本人較喜歡Kate在Revolutionary Road的演繹,愛與恨都淋漓盡致全面呈現出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