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結婚都是值得開心的事情。但有時侯,總不如人意。
看新聞看來的:
1. 一對英國新婚夫婦在結婚僱用一間專業婚禮攝影師,但可惜的是拍攝的相片角度出現極大的偏差: 例如一張在馬車的相片,看不到雙方的五官,又例如影了一張二人一前一後的相片,其中一人出了鏡。至於video方面,竟發現了不可犯的錯誤,在錄影時竟發生電池用完的情況。可憐這對夫婦真的氣得五孔生煙,告上法庭,只判得到一千英鎊的賠償 - 還不到當初繳付該"專業"婚禮攝影師的費用。須知道婚禮只會辦一次,留住那純粹,美好的感覺就是那麼的短短一天,如今真的對著那些走了樣的相片、"斷片"的錄影片段,丁點的賠償金額,氣怎下?唉,真的令人火燒心,也不得不鄙視那所謂的"專業"攝影師。
2. 一對即將結婚的中年夫婦,男和女的都已經六十過外。事情發生在夜半,男的鑑於近日該區入屋入劫的案件時有發有,故聽到聲響,趕拿著為保護未婚妻而購置的手槍,看到黑影就朝對方昏胸口射過去。那黑影應聲倒地死亡,之後發現是其未婚妻。男的和女的本來是計劃在事發的一天後就舉行婚禮,如今喜變哀。看到這則新聞,心不禁一陣悖動,也不禁留下淚來。
3. 早陣子的耶魯大學實驗室藏屍案,也令人心傷。該名不幸遇難的女子原先也和其心愛的男人定在事發後的一天結婚。
令人傷心,令人流淚。
Monday, October 12, 2009
Sunday, October 11, 2009
納納雜 - 購物篇
有點害怕,害怕再不寫一點甚麼,敝站大慨冒山青苔,大可以關門大吉了。
最近的事以段落式記載如下:
1. 這幾個星期六/日我都去購物。添一些新衣。在促進香港繼續經濟繁榮之時,我充份感到零售業真的蓬勃過來。那售貨小姐,頂著大大的肚子,落力地為我推介熱賣產品,我選了幾件,結帳去。售貨姐姐說,這幾件合共不用二千元,相當經濟。當然,當我翻開那些衣的價錢牌,我不禁有點咋舌,真的買不起了。如今,二千元雖不致買不起,但我心想,現在我每月掙錢很多嗎,為何幾件衣要二千元叫做 "好抵著",我有點不明白。
2. 購物的感想。我買衣的習慣就是"一不做, 二不休",甚少買一件衣就罷休。於是,在甲店買好幾件衣,乙店又買幾件衣,兩店又買兩雙鞋子。挽著一袋二袋的我,實在有點累。有時候,逛街逛得連時間都忘掉,該吃飯的時候雙腿仍在商鋪上逛著。忘了時間的我,在回家的路程上才感到那饑餓感,可雙腿的疲累感更為強烈。
3. 購物的智慧應該是買心頭好。大慨是吧。幾次的購物讓我明白了一件事,減價貨的款式相當有限,不齊碼,不齊色都是常事。正價貨偶有佳品,但價錢實在令人咋舌,一件針織衣何解要索價七百,真的不明白。於是戰利品往往是三兩件減價貨,一兩件新貨。
4. 購物前包包要帶一支水。購物的過程四處逛的,來不及坐下喝杯咖啡的。於是,飯不吃不要緊,水不可以不喝,自備一支水可以補充水份,以便繼續作戰。
5. 買買買。買襯衣、買外套、買西裙、買西衭、買套裝、買針織衣、買鞋(沒有忘記買秋冬必買的漆皮高跟鞋)、買絲巾、買包包...天呀,我還有還買了多少?
6. 今天買了三枝開運竹! 眾所周知,富貴竹是很耐養的,但我竟可以讓它們淍謝死去! 於是我在 IKEA買了三枝開運竹,原來最好以"隔夜水"來養著開運竹,這個我真的不知道。我正在考慮好不好買一小盆植物,放在辦公室,好等自己的雙眼能有多一點綠。多謝IKEA 姐姐的推介,我會認真考慮一下。
7. 很害怕月底的信用咭月結單,大慨令人膽戰心驚。會否創歷史新高?
最近的事以段落式記載如下:
1. 這幾個星期六/日我都去購物。添一些新衣。在促進香港繼續經濟繁榮之時,我充份感到零售業真的蓬勃過來。那售貨小姐,頂著大大的肚子,落力地為我推介熱賣產品,我選了幾件,結帳去。售貨姐姐說,這幾件合共不用二千元,相當經濟。當然,當我翻開那些衣的價錢牌,我不禁有點咋舌,真的買不起了。如今,二千元雖不致買不起,但我心想,現在我每月掙錢很多嗎,為何幾件衣要二千元叫做 "好抵著",我有點不明白。
2. 購物的感想。我買衣的習慣就是"一不做, 二不休",甚少買一件衣就罷休。於是,在甲店買好幾件衣,乙店又買幾件衣,兩店又買兩雙鞋子。挽著一袋二袋的我,實在有點累。有時候,逛街逛得連時間都忘掉,該吃飯的時候雙腿仍在商鋪上逛著。忘了時間的我,在回家的路程上才感到那饑餓感,可雙腿的疲累感更為強烈。
3. 購物的智慧應該是買心頭好。大慨是吧。幾次的購物讓我明白了一件事,減價貨的款式相當有限,不齊碼,不齊色都是常事。正價貨偶有佳品,但價錢實在令人咋舌,一件針織衣何解要索價七百,真的不明白。於是戰利品往往是三兩件減價貨,一兩件新貨。
4. 購物前包包要帶一支水。購物的過程四處逛的,來不及坐下喝杯咖啡的。於是,飯不吃不要緊,水不可以不喝,自備一支水可以補充水份,以便繼續作戰。
5. 買買買。買襯衣、買外套、買西裙、買西衭、買套裝、買針織衣、買鞋(沒有忘記買秋冬必買的漆皮高跟鞋)、買絲巾、買包包...天呀,我還有還買了多少?
6. 今天買了三枝開運竹! 眾所周知,富貴竹是很耐養的,但我竟可以讓它們淍謝死去! 於是我在 IKEA買了三枝開運竹,原來最好以"隔夜水"來養著開運竹,這個我真的不知道。我正在考慮好不好買一小盆植物,放在辦公室,好等自己的雙眼能有多一點綠。多謝IKEA 姐姐的推介,我會認真考慮一下。
7. 很害怕月底的信用咭月結單,大慨令人膽戰心驚。會否創歷史新高?
Monday, September 28, 2009
Saturday, September 12, 2009
---
大慨這是真的都快荒蕪到亂草四處。
這些日子,看過電影,看過書,看話劇,做了很多的事情。事做得倒多,所以心無一刻閒著,有一點累,身心都累,尤其是這個九月。
我不知從何說起我的累。我只知道工作上的待遇令人感到失望,我只知道身體狀況每況愈下,頭痛越加頻密,加上感冒咽喉痛,面對排山倒海的工作真的令人感到無奈。於是我在星期三晚看西醫,星期四早上頭痛得炸起起,吃西藥去,去昏睡。不要以為可以昏睡,只休息了一小時,頭就痛起來,唉。於是我起來,吃一點什麼的,再去小睡,於是頭又痛。結果我去看中醫。對,中西醫一同看。
今天上班咽喉仍是痛,一邊忙著案頭工作,一邊把喉痛往口裏送。
好不容易捱到了中午,下午才是戲肉所在。突然其來的工作往我的方向來,我想喊停,但我不能。我真的感到心中有氣,繼而轉化為傷感,為什麼?
九月令人難過,總是。
親愛的,事情總會好過來的,妳千萬要有這個信念。
這些日子,看過電影,看過書,看話劇,做了很多的事情。事做得倒多,所以心無一刻閒著,有一點累,身心都累,尤其是這個九月。
我不知從何說起我的累。我只知道工作上的待遇令人感到失望,我只知道身體狀況每況愈下,頭痛越加頻密,加上感冒咽喉痛,面對排山倒海的工作真的令人感到無奈。於是我在星期三晚看西醫,星期四早上頭痛得炸起起,吃西藥去,去昏睡。不要以為可以昏睡,只休息了一小時,頭就痛起來,唉。於是我起來,吃一點什麼的,再去小睡,於是頭又痛。結果我去看中醫。對,中西醫一同看。
今天上班咽喉仍是痛,一邊忙著案頭工作,一邊把喉痛往口裏送。
好不容易捱到了中午,下午才是戲肉所在。突然其來的工作往我的方向來,我想喊停,但我不能。我真的感到心中有氣,繼而轉化為傷感,為什麼?
九月令人難過,總是。
親愛的,事情總會好過來的,妳千萬要有這個信念。
Tuesday, September 01, 2009
林夕•佛學•愛情 (下)
設想一個情況:你拿著舊情人合照,照片中的你們笑得相當甜蜜。你看到後,竟然覺得哀痛。你哭了。為甚麼會這樣?
佛學認為,世界的實相是流動的事件,而不是靜止的物件。以照相機把本來流動不居的事件拍攝下來,變成某個鏡頭的定格,就是化流動為靜止。如果把鏡頭所攝執為定常,就會產生苦果。一段關係的生滅常斷,本來是一連串的事件,由不同的緣起條件所組成。截取某個歡愉片刻以為永恆,那是迷執;執於歡愉片刻,現在失去了,當然哀痛。
破執的方法在於養成「如實觀」。所謂「如實觀」,即是洞識世事無常的目光。佛學認為現象的構成有賴各種因緣,「因」是主要原因,「緣」是輔助條件,一件事情得以成就,需要各種不同的條件來配合造就。這些條件的構成純屬偶然,背後並無上帝主宰操控。事物就是如此,依於因緣而生滅。洞明因緣,即能如實觀照。
因此事物無所謂「有」(being),以為事物是「有」即以為事物具備各樣恆常不易的性質,那是執於定常,未能把握實相;同時事物無所謂「無」(nothingness),以為事物是「無」即以為事物終必歸於虛無,花開了會丟謝,潮起終究潮落,這也是執於定常,以為事物有一個從有到無的發展歷程。一般人誤解佛學,以為佛學悲觀,觀察到的是世事的消逝與滅亡。其實這只是無見、斷滅見,跟有見、增益見是同一銀幣的兩面,同樣以為世事有某種恆常不變的定律。佛學卻認為事物是「空」的,即是說事物在不變的流動變化之中(becoming),故此無所謂「有」亦無所謂「無」,變好變壞是生是滅實在無人知曉。如果說有見是樂觀,無見是悲觀,則「如實觀」這種觀空的智慧可謂「達觀」──通達觀照到世事變遷而不陷於有無之見。
愛情:一場轉移,人來人往
根據一般流俗見解,佛學與愛情理應不能兼融。和尚不是清心寡欲的嗎?情有所鍾不是執著嗎?答曰:這是流俗見解,不是佛之本懷。佛的主旨在於脫苦,而不是脫離塵世。用佛學的術語,這樣叫做「去病不去法」──斷絕的是執念,而非事物本身。佛陀覺悟之後,依舊穿衣吃飯,日常生活作息不會因此而有所更易。所更易者,是以往執於定常的目光。同樣道理,洞明「愛情」落於緣起法之中,只是讓人明白一段關係自有其生滅常斷的條件,愛情的來去並不可以由個人自覺主宰,但佛學並不因此勸人不再戀愛。
林夕當然明白這種佛學愛情觀。他述及自己的愛情觀時,就說:「關於愛情,因安樂而快樂,就是做到『不錯過任何挑逗,也不為任何人守候』,『不給我的我不要,不是我的我不愛』。」[1]換一個簡單的說法,即是愛情要來,不會抗拒;愛情要走,不會糾纏。所以林夕十分強調愛情不能「擁有」:「情歌,總喜歡用失去了他來表示分手。我寫過,罪過罪過。一個人是如何以為憑愛情或婚姻而有能力擁有另一個人?」[2]所謂擁有一段愛情,即是將愛情當成物件,以為可以用手執著把玩。這就是忘記了愛情關係是一連串事件所構成,愛情不斷流轉,以為藉著愛情可以擁有一個人,那是迷執。[3]
在「如實觀」的智慧下,林夕的愛情觀就是一場人來人往的轉移。愛情是緣起的,因藉某些條件來而又去,既由不得我自作主宰(自性),也不是上帝或月老穿針引線(他性)。2007年寫成的〈愛情轉移〉最能透達這個意思。這一首歌,從一個相當宏觀的角度來書寫「愛情」。愛情是一場轉移,愛上一個人,樂過痛過恨過之後,又愛上另一個。這個歷程是無限的,因此才有「愛情不停站」的說法。林夕自己解釋:「其實所謂的愛情路,對我來講是沒有終站也沒有停站的,人生很無常,特別是感情方面,你無法控制它,你愛一個人是不受控的,如果受控的話就不是愛情。所以我就用『愛情不停站』的感覺來寫」。[4]事實上,2002年寫成的〈人來人往〉,林夕藉著歌者第一身的經歷,也說出同樣的意思:所謂愛情,就是有些人來了,有些人走了,擋不住也留不下。人來人往,正是此意。
講到最後,剝去各種概念名相,擺脫各式理論光環,說的不過是愛情總在流變之中。林夕以其神來之筆曲盡這個意思,既是功力,亦是造化,我們應當心存感謝。
延伸閱讀:
1. 林夕著:《我所愛的香港》(香港:皇冠出版社,2007)。
2. 林朝成、郭朝順著:《佛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2003)。
3. 霍韜晦著:《如實觀的哲學》(香港:法住學出版社,1992)。
4. 霍韜晦編著:《佛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Subscribe to:
Posts (Atom)